应该怎么对诈骗罪处罚?
在确定诈骗行为时,必须考虑实际诈骗金额,以判断是否构成刑法中的诈骗罪,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诈骗行为都会按照诈骗罪来处理。认定构成犯罪后,一般应该如何处罚诈骗罪?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详细回答。
一,如何对诈骗罪进行处罚?
犯有诈骗罪的,金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独处罚。如果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况,处三年以上或者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况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,诈骗收入归单位所有。金额在5-10万元以上的,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应当按照《刑法》第 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;金额在20-30万元以上的,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应当按照《刑法》第 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。
对于共同诈骗犯罪,应当根据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金额确定其犯罪金额,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、作用和非法所得金额进行依法处罚。已经开始实施诈骗行为的,是诈骗未遂,只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获得财产。如果诈骗未遂,情节严重,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。
二是如何确定诈骗罪的诈骗金额?
根据《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》:
1、超过2000元的个人诈骗公私财物,属于“数额较大”;
2、超过3万元的个人诈骗公私财物,属于“巨额”;
3、超过20万元的个人诈骗公私财产,属于特别巨大的诈骗金额。
诈骗金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“情节特别严重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并不是唯 一的情节。如果诈骗金额超过10万元,且有以下情况之一,也应认定为“情节特别严重”:
(1)诈骗集团首要分子或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;
(2)惯犯或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;
(3)诈骗法人、其他组织或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,严重影响生产或造成其它严重损失;
(4)诈骗救灾、抢险、防洪、优抚、救济、医疗费用等,造成严重后果;
(5)挥霍诈骗财产,使诈骗财产无法返还;
(6)利用欺诈财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;
(7)曾因诈骗受到刑事处罚;
(8)造成受害者死亡、精神障碍或其它严重后果的;
(9)还有其它严重情节。
事实上,金额和情节不容忽视,否则与犯罪相适应的原则相悖。即使法官作出判决,结果也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。毕竟罪犯的人权也要有保障。如果你在这方面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,可以直接打电话给我们的专业律师。